中國的四大發明如何影響現代人的生活?主題:我是中國人

唐代高級公文紙一般用木本韌皮纖維製造,圖為唐律紙本殘本

 

 

 

 

六年級第五組:組長:區曉恩 組員:劉凱昕、趙文傑、劉加、梁學泓

負責老師:袁淑霞老師


目錄

1

引言

2

研習問題及方法

3

研習目標及日程

4

研習結果

 

4.1

中國四大發明的介紹

 

4.2

紙的發明及現代人使用紙張的情況

 

4.3

印刷術的發明及現代人利用印刷術的情況

 

4.4

火藥的發明及現代人使用火藥的情況

 

4.5

指南針的發明及現代人使用指南針的情況

5

總結

6

感想

7

資料來源/網址

8

附件

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很有名的,它們就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及指南針。如果古時候的人没有發明這些技術及東西,或許現代人的生活亦會大大不同。我們幾位同學希望透過這個專題研習,探討中國的四大發明如何影響我們現代人的生活。


研習問題及方法

 

研習問題

方法

1. 什麼是中國四大發明?

圖書、上網

2. 紙張是怎樣發明的?

圖書、上網

3. 現代人是如何利用紙張?

圖書、上網、問卷

4. 印刷術是如何發明的?

圖書、上網

5. 現代人是如何利用印刷術的?

圖書、上網、問卷

6. 火藥是如何發明的?

圖書、上網

7. 現代人是如何利用火藥呢?

圖書、上網、問卷

8. 指南針是如何發明的?

圖書、上網

9. 現代人如何利用指南針?

圖書、上網、問卷

10. 中國的四大發明是否對我們現的生活影響很大?

圖書、上網、問卷

研習目標及日程

 

研習目標

日程

1. 找出中國的四大發明

02 –01 – 06

2. 找出紙張發明的方法

02 –01 – 06

3. 找出現代人利用紙張的情況

19 – 01 – 06

4. 找出印刷術發明的方法

02 –01 – 06

5. 找出現代人利用印刷術的情況

19 – 01 – 06

6. 找出火藥發明的方法

02 –01 – 06

7. 找出現代人利用火藥的情況

19 – 01 – 06

8. 找出指南針發明的方法

02 –01 – 06

9. 找出現代人利用指南針的情況

19 – 01 – 06

10. 找出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我們現在生活的影響

23 – 01 – 06

中國的四大發明

 

根據古代的文獻記載,中國的四大發明包括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及指南針。

 


紙張的發明方法

漢代麻紙

文字方塊: 漢代麻紙西漢時期已經出現紙

  根據中國文化研究所的資料所得,世界上最早的紙放馬灘紙在西漢初期就已經出現,這是有文獻和出土實物証明的。1933年,世界上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終於在新疆羅布淖爾漢代烽燧亭遺址出土了,這就是羅布淖爾紙。這片紙雖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但它是中國第一次出土古紙的實物,更重要者,它的出土証明西漢時期已經造紙了。據考古學家黃文弼研究,同時出土的木簡年份為黃龍元年(公元前49),黃龍是漢宣帝的年號,因而斷定它是西漢時期的麻紙。

 

文字方塊: 晉王珣伯遠帖晉王珣伯遠帖魏晉六朝:紙時代的開始
  漢代雖然已經造紙,但它仍是竹木簡、縑帛和紙張並用的時代,紙並未成為記事工具的主流。然而,到了魏晉六朝,特別是西晉懷帝永嘉以後,隨著造紙原料的進一步開發,紙的質量、產量和製作技術與工具也不   斷改良,使紙張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上的應用

 

漸漸成為主流,所以,兩晉六朝是紙張時代的開始。從出土實物看,魏晉時代的紙質地細薄,白度增加,表面較平滑,結構較緊密,上纖維束較少,可見打漿技術已進一步改良。

現代人利用紙張的情況

根據我們調查所得,發現49個受訪者當中只有1 個不會用紙張的,而用紙的受訪者共有49人,我們相信這是因為大部份的受訪者都是本校的學生,而紙張是我們必須的如:工作紙或課本等,所以我們可以推斷,紙張對於學生是很重要的。而根據我們尋找得的資料亦顯示,現代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使用紙張,這包括於洗手間用的衛生紙。根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大搜查網對環保署的資料指出,單單是本港每年回收的紙張已有678,700公噸,所以我們深信,紙張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

 

另外我們亦發現受訪者在不同的地方都使用紙張。其中在學校使用紙張的人數為最多,共有21人,我們相信這是因為大部份的受訪者都是我們的同學。

 


                                                根據我們的調查所得,大部份的受訪者每天使用少於10張紙張,數量雖然看似很少,但若將此數量去推算全港使用紙張的數量,則會很驚人,所以我們建議在使用紙張之前,先問自己的需要性,還有我們亦可以用再造紙,以減少用紙量。


印刷術的發明

 

在沒有文字的遠古,知識只能靠口耳相傳。 後來漸漸出現了“結繩記事”及“契木為文”等 方法來傳遞知識。直至文字出現後,古人才嘗試 使用一些簡單的技術來複製文字。印章的使用、 碑石拓印以及紡織物印染技術的使用,可以說是印刷術的先驅。

  印刷離不開紙,而中國是發明造紙術的國家。有了紙以後,人們經歷長時間抄寫讀物, 對新型複製技術就有了進一步的要求。

  此外,雕版印刷需要反體刻字的技術。而 把反體字印蓋在紙上的技術,中國最晚至魏晉已經出現,大規模紙拓儒家經典則出現於南北朝。反觀世界各地雖然均有石刻,但以紙拓碑刻反體文,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家把有許多文字的木印印在紙上作護身符,並且製成圖文並茂的木版。這樣的逐步發展,最終演變成雕版印刷術的出現。

木活字製作工序圖


現代人使用印刷術

 

根據我們的調查所得,在49位受訪者中,有24人經常用印刷品,這可以推斷使用印刷品的情況相當普遍,而同時可推斷印刷技術對我們的重要性,而印刷技術將知識的傳受更為快捷,令我們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我們可以推斷,如果當初没發明印刷術,我們現在所學的知識相信亦會比較少,科技亦會没有現在那麼發達。
火藥的發明

中國古代火器始創於北宋初期,據《宋史•兵十一》等史書記載,自北宋開寶三年至咸平五年( 970至1002 ),兵器研製者與統兵將領馮繼升、唐福、石普等人,先後向朝廷進獻了他們所創製的火藥箭與火球(宋代寫作火毬)等多種燃性火器。《武經總要》記載了火箭、火藥鞭箭等2種火藥箭,以及蒺藜火球、引火球、毒藥煙球等 8 種火球的製造與使用方法。

 

這些火器經過北宋軍隊的使用和改進,發展為南宋時期的爆炸性火器鐵火炮(宋代寫作鐵火炮)以及用紙或竹製成槍管的管形火器「火槍」。火槍的早期製品有南宋陳規創製的長竹杆火槍,金軍使用的飛火槍和壽春府(今安徽壽縣)創製的突火槍。突火槍的創製成功,標誌著中國古代燃燒性火器,已經發展到了管形射擊火器的新階段。

 


古代火藥的使用

宋代軍事技術家創造的火藥箭、火球、火槍等各種初級火器,很快被統兵使用在作戰中,改變了以往數千年單純使用冷兵器的作戰方式,創造了使用火器與冷兵器相結合的許多新戰術。公元1163年,南宋抗金名將魏勝創造了由數十輛火器戰車組成的車陣,取得了抗金作戰的多次勝利。

公元 1221 年,金軍在圍攻蘄州城,採用鐵火砲攻破

城防的戰術,將其佔領。公元 1132 年,陳規在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採用長竹杆火槍噴射火焰,焚毀敵人大型攻城器械「天橋」

的戰術,取得了守城戰的勝利。公元1161年,南宋抗金將領李寶在膠州灣松林島水域,採用火藥箭、火球齊射戰船的戰術,大敗金軍水師。最能集中體現

新戰術的則是宋金開封之戰和蒙金開封之戰。
現代人使用火藥的情況

根據我們的調查所得,在49位的受訪者當中,認識火藥用途的人數只有13人,而不認識火藥用途的共有36人,佔大多數。我們推斷,這是因為大部份的受訪者都是小學生,他們對火藥的認識不多。根據我們資料所得,現代人使用火藥是非常廣泛的,尤以軍事的用途最為普遍。除了軍事用途外,火藥亦用來採礦或開隧道。公元 1627 年在匈牙利的雪姆尼茲(今日捷克境內),火藥被用來採礦;公元 1679 年,法國用火藥來開掘馬勒帕斯隧道。

 

指南針的發明

 

司南是一種人工磁性指向器,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指南裝置。根據東漢學者王充在《論衡.因是篇》中記述,司南像一把舀湯、舀酒漿的勺子,將它放置於占卜用的光滑地盤上,其柄會指向南。從王充的記載來看,司南最遲創製於漢代,而且能夠自由地指向南方的器物必定是磁性的,是人們用天然磁石加工、雕鑿而成的,可見漢代已使用人工磁性指向器。

 

 

 

指南針的發展過程

從天然磁石製造的司南到以磁化方法製造的指南針,無論在科學方法還是科學認識的層面上,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從司南到指南針的過渡階段大約是在唐宋之際,也就是9世紀到10世紀期間。入宋以後,有關指南針的文獻突然豐富起來。人們不僅製造了各種指南針,而且分別發現了不同的磁化鋼片、鋼針的方法,還發現了地磁偏角。因此,宋代以後可說是指南針的時代。

文字方塊: 曾公亮的指南魚
現代人使用指南針的情況

根據我們調查所得,發現49個受訪者當中,只有3個經常使用指南針,而另17個没有用過指南針的。我們推斷是因為大部份受訪者都是本校的學生,則是小學生,他們還没有機會使用常用於野外的指南針,所以才得出這個結果。其實指南針的用途是很廣泛的,最常見的是航海用的羅盤,它的發明,改變了航海事業的發展及世界的文明。而堪輿學家所用的羅盤亦是利用指南針的原理的。

 


總結

 

根據我們研究所得,四大發明對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現在讓我們續一作出總結。造紙術是紙張的起源,現代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利用紙張,我們没可能一天不用紙張。而印刷術的發明令我們知識能廣泛傳授,知識亦能大量的留存下來,我們可以透過書本認識歷史,亦利用過往的書本,認識不同的知識,而不同的技術及科技亦因此留傳下來。火藥的發明開鑿了軍事發展的新一頁。而指南針的發明令航海業發展迅速,加快了國與國的聯繫。所以我們認為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我們現代人的生活起着非常大的影響。

 


參考來源

造紙術

- http://www.chiculture.net/0815/html/0815a01.html

-        http://www.hkedcity.net/resources/common/res_detail.phtml?res_cntr_id=12476

-        http://ifiles.tvb.com/ifiles/20000908/f_more/

 

印刷術

-        http://hk.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816/html/home.html

 

火藥

-        http://hk.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814/html/0814c06/0814c06.html

-        http://home.comcast.net/~light123/class/gunhistory_1.htm

 

指南針

-        http://hk.chiculture.net/php/sframe.php?url=http://hk.chiculture.net/0802/html/b16/0802b16.html

-        http://www.holap.edu.hk/~ayp/campass_use.htm


感想

 

我是個六年級學生。我覺得這次專題研習令我擭益良多。我學識到怎樣做資料搜集,做問卷等。

我更加知道了更多課外知識如:甚麼是四大發明,火藥的來源等。令我覺得非常難忘。如果沒有我的組員支持我,我想我也不會做得那麼好!所以我覺得團體精神真是很重要喔!

區曉恩

我覺得今次活動很好玩,我學到中國四大發明的知識。組長的領導能力很好,我們團結一致,非常合作。在今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合作的重要性。雖然有時會有小小吵駡,不過最後也可以化解,我們還會聽別人的意見,不會自作主張。

趙文傑

在今次的專題研習中,我學會了團結和怎樣分配工作,而且今次所找的資料是十分辛苦,因為所找到的資料存了檔,在再開啟時又不見了。我要多謝曉恩,因為她教曉了我很多東西。

劉凱昕

四大發明是我們中國的驕傲,這四大發明見証了古代事業的發展。我們次的專研習就是為了更深入了解四大發明的。今次我負責的是查找印刷術的來源,製造方法等。在這次的專題研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對四大發明的了解更深了。四大發明不單古代佔着重要的位置,現在的社會中也佔着重要的位置。我們中國的四大發明真的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劉加